核心導讀
3月24日,在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專家委的組織下,中國工程院特聘專家(原工業和信息化部司長)肖華、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執行秘書長高素梅、工業和信息化部華信研究院院長劉九如組成的專家調研組一行,赴廣東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華科技”)調研,深入考察企業在5G電子材料、集成電路等項目的前沿技術、PCB核心產品,以及新能源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的技術研發、產業化等情況,并就企業的頂層設計、新技術趨勢、產業鏈協同創新等重要議題進行深入交流。光華科技總裁鄭靭、副總裁胡義湘,以及光華科技研究院總經理楊應喜等公司高管予以熱情接待。
在參觀環節,聯合會專家調研組一行察看了光華科技在物理、化學實驗室的尖端儀器設備與科研基礎設施,聽取了光華科技研究院的體系建設和研究方向,詳細了解光華科技新材料新技術中心在5G及集成電路制造等的專用化學品研究項目與產業化情況。
調研組專家一行對光華科技在電子化學品與濕制程領域的技術優勢與前瞻性布局充分肯定,鼓勵光華科技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依托國家級創新研發平臺,聚力攻關“卡脖子”技術,同時加快推動CNAS國家認可實驗室的高水平建設,為社會提供第三方的檢測服務,進一步提升企業對市場需求的敏銳度、前沿技術的感知力,以及檢測人員的專業水平,鞏固企業在行業的創新優勢、人才優勢和領先優勢。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調研組專家一行聽取了光華科技40年的創新發展歷程,以及在5G材料、新能源電池全生命周期綜合利用的業務專題匯報,并與在場高管、戰略規劃人員、政府項目申報管理負責人、技術攻堅帶頭人和市場中心負責人,圍繞企業的戰略規劃、產業政策解讀、前沿技術研究、產業鏈協同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等議題展開深入的交流與討論。
調研組組長肖華表示:工業強基,重在基礎與體系化管理。光華科技40多年來專注化學品創新,扎扎實實穩抓穩打,從一個街道辦工廠,一步一個腳印走向行業龍頭,成為上市的現代化科技企業,體系都建立起來了,人才也理順了,很不容易,不愧為我國優秀民族品牌企業。希望光華科技企業的未來發展,更加對標國家規劃,貼近核心技術產業,擴大競爭優勢,一方面要強化市場調研,把握國內外技術發展趨勢及產業方向,拓展新技術、新應用、新市場;另一方面要強化對外聯系,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此外,要做好企業的新技術延伸,加快拓展第三方服務業務。
同時,調研組專家進一步表示:光華科技基于40年精細化工底層能力,選了兩個很好的方向:一個是電子材料,一個是再生利用。國家“十四五”規劃,材料是重點專項,動力電池回收也是,是國家可以走到世界前沿的賽道,因為中國銷量最大,同時中國動力電池的探索也是走在最前面,包括退役電池也將會成為一個大的產業。理所當然,在標準的制定上也應當有世界話語權。因此,希望光華科技將頂層體系設計好、科學規范建好,將每個流程的工作弄得清清楚楚,同時利益共享,齊心協力將產業經營好。
光華科技鄭靭總裁感謝調研組專家高屋建瓴的建議與指導,讓企業從國家產業的規劃高度,拓寬了認知視野,給企業更加清晰的發展指引。鄭靭總裁表示,經營企業要埋頭苦干,更要抬頭走路,注重技術的迭代和整合資源,下一步將認真梳理和消化調研組的意見及建議,加快公司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邁向國際先進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