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位院士齊聚
共享前沿技術成果
2023中國化工學會年由中國化工學會主辦,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中石化廣州工程有限公司承辦,中國石油華南化工銷售公司、廣東省化工學會、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協辦。20余名院士在內的知名專家以及學術界、科技界和產業界共3000余位代表參加了會議,并圍繞未來化工發展趨勢、碳中和、綠色生物、微流化學等熱點科學問題,以及廢棄塑料污染防治、化工行業可持續發展等前沿技術領域作了內容豐富的高端報告。

11月29日,碳中和、智能制造、電子化學品、精細化工、生物化工、儲能工程、離子液體、化工新材料、化工安全等共29個專題分論壇同時召開。年會交流近1000個學術報告、600余篇論文,全面展示了化工科技工作者辛勤耕耘和執著探索取得的豐碩成果,為行業科技工作者奉獻了一場學術交流的饕餮盛宴。
政產學研科技創新
加速技術成果轉化應用
年會開幕式上,院士專家指出,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科技創新已經成為影響國家競爭力和戰略安全的關鍵因素。2023中國化工學會年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舉措。我們應不忘化工學科的初心,多維聯動構建化工學科的新格局,解決實驗室成果產業化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問題。我們要繼續倡導開放、包容、融合的理念,強化內涵,融合發展,激發化工學科的新活力,推動現代化工學科發展范式變革,持續賦能新技術學科發展。




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陳建峰院士、國家自然基金委張國俊處長、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書記龔國平、華南理工大學校長張立群院士大會致辭
一直以來,光華科技著力構建技術攻關、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產業生態鏈。以研發創新為企業之本,組建了完善的研發體系,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創新平臺,獲電子化學品、化學試劑、新能源材料、動力電池綜合利用多個領域認可,承擔了包括國家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國家產業振興計劃、“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十二五”、“十三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30余項國家及省部級項目,并與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有著緊密的產學研合作。光華科技還通過“以獎促學”鼓勵學生科研創新,并開展了如實驗技能競賽、競賽活動、知識培訓等多樣化形式為學生提供實踐與國際化學習平臺,攜手高校共同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加快技術成果的轉化應用,推動產業創新發展。

不忘學科初心
打造化工領域國際競爭力
光華科技受邀在“2023中國化工科技創新展覽會”上展出其最新的技術創新與成果應用。光華科技作為先進的專用化學品技術方案服務商,致力打造全國值得信賴的科研與檢測試劑品牌,高性能電子化學品解決“卡脖子”難題,加速國產化替代與提升供應鏈自主可控。同時,“雙碳”背景下,光華科技打造國際先進的電池材料制造與再生利用全生命周期價值鏈,推動動力電池無害化、規范化、高值化應用。展臺前,業界和學術界專家提出了寶貴的交流意見,為我們產品技術方案、海外出口方向以及如何打造國際競爭力提供了新的視角和啟示。光華科技多個產品遠銷至歐美、日韓、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未來也將繼續注重研發創新,不斷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優化產業鏈、鞏固供應鏈,把握機遇尋求創新合作機會,賦能科技與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2023化工學會年會圓滿結束,作為有著重要的影響力品牌會議,大會為學術界、教育界、科技界的創新發展成果,搭建起前沿科學創新、關鍵共性創新和新領域技術創新的學術交流平臺,對促進化工領域技術進步、推動化工領域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有著重要作用。隨著化工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趨勢,新材料和新能源領域快速發展,光華科技也將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方向和發展需求,聚焦產、學、研、用各領域的創新成果,推動與產業鏈深度融合,促進成果轉化與產業升級,助力實現我國化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和科技創新目標。
新聞來源 | 中國化工學會
撰稿 | Li Y.C.
編輯?|?Li?Y.C.
審核 |?Lin Z.K.?

聚焦“雙碳”目標 | 灣區技能人才專家考察團調研GHTECH光華科技,共同推進循環經濟與新能源產業融合發展

喜訊!光華科技蟬聯“廣東500強企業”,強化推進ESG之路,發揮龍頭鏈主引領作用

廣東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始創于1980年,集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體,以高性能電子化學品、高品質化學試劑與產線專用化學品、新能源材料和動力電池回收、綜合利用為主導,同時提供其他專用化學品的定制開發及技術服務,致力成為國際高端專用化學品創新與整體技術服務方案領跑者,助力國家技術革新,引領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持續為全球客戶創造價值!



喜歡請分享,認可請點贊,低調點在看
